韩国电影一路走来的观影人次

韩国电影一路走来的观影人次

30.04.2020文 | 陈伟光

1999年的南北韩谍战片《生死谍变》(Shiri)上映后以660万的入场人次打破《Titanic》在韩国创下的纪录,从而开启了韩国本土电影的爆发期。

 

去年是韩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史上第一部韩片《义理的仇讨》(1919,金陶山执导)上映时,当时的朝鲜半岛还在被日本统治;百年后,奉俊昊执导的《寄生上流》史无前例地拿下四座奥斯卡金像奖,让韩国电影写下历史新章。根据官方数据,2019年韩国缔造了2.26亿的观影人次,打破历来纪录,以韩国目前5100多万人口计算,意味着每名韩国人平均一年观看4.43部电影,比美国人还多,全球居冠。

观影人次计算法

韩国电影真正走向全世界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3年的时任总统金泳三在年度报告中提及一部《侏罗纪公园》的电影收益就相等于150万辆Hyundai Sonata所取得的利润,所以韩国政府决定大力发展影视工业,培植人才,引进财团资金,推出电影振兴法案,规定影院放映本土电影,1996年创办《釜山电影节》进行国际交流,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往后20年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强大的根基,演变成今日韩流风行全球的局面。

在韩国,电影票房的计算方式和其他国家有点不一样,他们的票房榜是根据入场人次来统计的,和法国一样。其实以“入场人次”来衡量一部电影的市场价值是比较实在的做法,因为电影票房存在“通货膨胀”的因素,假设一张戏票20年前卖5块钱,当年票房如果有100万的话,意味着有20万人买票进场;换成今天一张戏票15元,100万的票房收入算起来其实只有大约7万人看过,人数少了三份之二,电影票房虽然保持,却已经更少观众进场,所以“入场人次”是更能够反映市场价值的计算法。

港产片对韩国电影影响深远,去年韩国票房冠军《鸡不可失》就带有浓厚港产警匪片的动作喜剧影子,现在韩片反过来成为亚洲电影的潮流指标。

 

90年代末期大爆发

韩国人和日本人一样,非常支持国产电影,每年韩国卖座电影前十名一半以上是本土电影,史上最卖座十大电影当中,也只有《Avengers: Endgame》、《Frozen II》和《Avatar》三部外语片入榜。回顾韩国电影历史,真正的转捩点是1999年那部南北韩谍战片《生死谍变》(Shiri),此片当年上映时以660万的入场人次打破《Titanic》在韩国创下的纪录而轰动国际,从此掀开了企业资金大量流入电影制作的先河。2003年终于诞生了韩国史上第一部观影人次突破1000万的本土电影《实尾岛风云》,之后韩国国产电影就一帆风顺地垄断本土电影市场至今。韩国不像中国,并没有限制外国电影的上映,所以能够取得市场认同,完全是靠实力与共鸣。

过千万观影人次

在韩国,“千万观影人次”是一部电影受欢迎的指标,相等于每五个国民就有一人看过该片,绝对属于“现象级”水平,影响力非同小可。自《实尾岛风云》开始,过去17年内一共诞生了21部千万人次观赏的韩国本土电影,最新一部就是本届奥斯卡大赢家《寄生上流》(1008万)。创下韩国史上最高观影人次纪录的是一部古装战争片《鸣梁海战》,讲述1597年朝鲜王朝的军队在海上以寡敌众,成功击退日军的历史战役。该片於2014年上映时,掀动了韩国人的民族意识,一举创下1761万的观影人次,至今无人能破。论票房,去年韩国票房冠军,讲述卧底警探开炸鸡店的喜剧《鸡不可失》凭着较高的票价,以1396亿韩元压倒《鸣梁海战》的1357亿称霸,但观影人次只有1626万,始终略逊一筹。

古装战争片《鸣梁海战》在2014年上映时,片中讲述朝鲜王国军队在海上以寡敌众击退日军的故事,掀动了韩国人的民族意识,一举创下1761万的观影人次,至今无人能破。

 

古装战争片与动作喜剧向来是韩国卖座电影的主流类型,《鸣梁海战》和《鸡不可失》分别高居历史冠亚军,近年出现以驱魔为题材的奇幻电影有后来居上之势,2017年的《与神同行》就是最成功的例子,当年以1441万观影人次成为年度冠军,目前依然位列历史三甲。以南北韩分裂为背景的家庭片《国际市场》,2014年上映时的观影人次也达到1426万,高居史上第四位,证明温情元素在韩国电影的重要性。在本土电影的强势下,只有荷里活特效大片才能够在韩国市场突围,漫威的《Avengers: Endgame》席卷全球,去年在韩国也只能屈居年度亚军,以1393万观影人次登上史上第五位,已经是外语片的最高排名,力压排名第六的Disney动画真人版《Frozen II》(1373万)。排名第七的是2009年称霸全球的3D电影《Avatar》,当时的观影人次达到1362万。十大榜单内只有这三部进口片,其余都是韩国本土电影,包括2015年的警匪片《老手》(1341万),奉俊昊2006年的《汉江怪物》(1301万)依然是他至今最受欢迎的电影,以及2012年众星云集的《盗贼同盟》(1298万)。

韩国电影史上最多观影人次的十大榜单中,本土电影明显压倒进口片。韩国人平均每年观赏超过4部电影,去年缔造了2.26亿的观影人次,成为韩国电影最大的后盾。

 

韩流一直不退烧

韩国电影业自90年代末大爆发以来,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取代港产片的角色,成为亚洲电影的潮流指标。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韩国电影都深受港产片的影响,无论是《鸡不可失》、《老手》或《盗贼同盟》,都带有港产警匪片的动作喜剧影子,近年还有不少翻拍港片的例子,例如《毒战》和《跟踪》。二十一世纪的前20年,见证了韩国电影的井喷和收割期,韩国电影人在吸收了荷里活和港产片的养份后,通过自身的创意改造,反过来引领全球,打造出《尸速列车》和《与神同行》这类成功商业片类型,同时又通过李沧东、奉俊昊、金基德、洪尚秀等名导提高艺术成就,加上政府支持、财团出资、产业体系健全、人材储备充足等优势,韩流一直不退烧。实际上,韩国电影也面对本身的问题,2016年开始,国内影院放映本土电影的配额从165天缩减至73天,面对更激烈的进口片竞争档期,越来越高的制作费也开始挤压投资者的获利空间,去年票房前十名的电影包揽了45%的收入,市场进一步两极化,这些都是盛世下的隐忧。所幸的是,韩国电影业的基础打得好,短期内影响不大,但还是必须居安思危,避免重蹈港产片盛极而衰的覆辙。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