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盛工业有限公司(Decent Industry Sdn. Bhd.),在经历3次易名后正式名为帝盛,同时也意味着缔造环保盛世,提倡大众的环保意识,将环保理念推广出去,让大众了解环保其实并非一个简单的课题。
帝盛工业有限公司董事经理陈贵发指出,该公司成立之时,首次命名为礼贤工业有限公司,寓意着礼贤下士,广招人才,毕竟人才是一间公司最重要的资源。
第二次易名,则改历向工业有限公司,就是以经历后立定志向,要环保在这一方面发展;立定了志向之后,就开始不断做科研及研究,把环保的观念进一步提升到另一个境界。
随后在2018年,正式易名为帝盛,他指出,这个时期公司已获得处理有毒废料的执照,目前该公司获准处理14种有毒废料,也就是说从废料回收到生产原材料。
他提及,该公司将在今年申请另外6种有毒废料的回收执照,争取达到20种有毒废料回收执照的目标。
陈贵发在接受访问时说,该公司将会加强有关油类的回收技术,朝向油类废料方面去发展,将油类废料进行回收,变为再能来源燃料,以节省社会上的资源。
“目前为止,油类回收发展得最为迅速的是美国。但如今的废油已经比棕榈油还要值钱,因为美国鼓吹环保材料,因此有关当局研发出以废油转换成航空燃料的方法,将废油的价值大大提升。”
他表示,该公司目前其中一项回收执照,就是电动汽车(EV)的电池回收。现在整个世界的趋势都是环保,因此很多电动汽车将会面世,相信往后会有很多锂电池的废料产生,所以该公司不断加强锂电池回收方面的技术。
环保的复杂性与未来:从垃圾到资源的转变
环保,或许在很多人的理念里,仅是垃圾分类,或是买卖交易换取金钱的方式,但实际上,环保其实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简单,环保其实需要用到许多技术、经验,甚至高科技才得以发展。
陈贵发指出,环保工作主要是将废料分拣,归类,拆解再以属性分类,然后进行湿法冶炼或火法冶炼,将废料中有价值的金属提炼成原材料。
“经过湿法或火法提炼之后,我们才可以将废料还原成真正的原材料。其实在马来西亚,原材料供应商是非常稀少的,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尽一份力,把这些环保材料做得更好,而且这也是目前全世界主催的活动。”
他说,地球暖化现象如今已经很严重,人们应该更加注重环保,因为环保不管对个人而言,或是整个社会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整个地球都是非常重要的。
陈贵发说,尽管在矿场中可以挖出很多原材料,但是世界上每天在产生不同的废料,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从垃圾中变废为宝提炼出所需的原材料,而是选择填埋废料,浪费资源。
他补充,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料,其实都可以变为原材料,而城市本来就是一个“大矿场”,只是我们要懂得如何从中挖出宝藏,因此他也成立了另一家新公司,并命名为“城市矿业”,主要业务为回收家居废品,比如大型的家具或家里的电器,或是废弃的手机、电脑、电子产品等。
陈贵发感概指出,马来西亚人以前的环保观念是挺强的,过去有不少人会愿意捡纸皮、铝罐、废铁等,依靠回收废品换取微薄的收入,反观新一代的年轻人,或许是生活条件逐渐好转,很多时候可见垃圾桶内堆满汽水、饮料的铝罐,环保观念日渐削弱。
陈贵发的环保之路
谈及如何投入环保行业,陈贵发笑言,若非贵人提拔及相助,恐怕不会有今天,当年他陷入低潮,而他的贵人也是其人生导师,即台商总会前任秘书长陈延清、拿督王永福、还有昇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李启智,及时拉了他一把,这才将他带入这个环保行业。
他指出,当时他刚接触焊锡这个工艺,对焊锡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不断研究及巩固焊锡知识,了解怎么样的模板理念,可以获取更大的利润,以便能够发展更多的产业。
“我是从焊锡这块发展到多方面的技术材料,最主要还是有人生导师不断指导如何去发展,再进修加强回收经验及技术。在回收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技术,如果技术不够成熟,材料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我们不停的研究、研发、改进,才能生产出更好的原材料。”
陈贵发的创业心得:团结与挑战成就环保事业
对于陈贵发而言,要经营好一家企业最主要的还是团结,一家公司若是能够团结一致,拥有强大的凝聚力,这家公司将会越走越远。
他指出,尽管已经创业多年,但并没有所谓的创业心得,而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才能带领更多人,将事情做得更好。
“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在挑战,既然在挑战,就要挑战自己的极限,比如在环保技术方面,我们都在不断的挑战,如何提升技术,如何找到更好的技术商或技术人员来配合,所以公司要发展就要接受挑战,如果发展的旅途中,每天都是简简单单,没有困难,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他说,过去这些年经历风风雨雨,但庆幸一直以来都有太太无条件支持,还有几位好兄弟,都默默给予他支持,包括刘总,温总,还有感谢所有的贵人扶持,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最后还有他的整个团队不间断的支持及信任。
他指出,所谓修身齐家,唯有先把自己修炼好,观念摆正,并且获得家庭的支持,才能提升一个人在事业上、社会上的身份地位,将每件事情都做得更好。
身为恒毅毕业生的陈贵发,也不忘感谢母校的培育,尤其是在上学期间,拥有机会去学习不少有关管理及经营企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精神,而这些精神及知识也得以学以致用迄今。
他认为,学习是对自己负责,而非对他人负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尽管他是文科生,最终经营着有关理科的生意,这足以证明行行出状元,现在的学习状态并不代表你的未来职业生涯,因此他也借机感谢小学时期的黄伟文老师及中学时期的李谦诚老师,教会他如何成长,并不断鼓励他学习及给予精神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