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抗疫现疲惫    心理健康需正视

长期抗疫现疲惫 心理健康需正视

31.07.2021文 | 梁洁莹

《疫路同行》系列(二)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逾一年半,随着疫苗的推出,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黑暗隧道的尽头;岂料,狡猾的病毒变种再变种,让我们措手不及的同时,也让黑暗隧道无限延伸……

在一片困顿中,我们除了要适应新常态,心里更是一次又一次的问:疫情到底何时才能结束呢?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这只不过是一场恶梦,一觉醒来,病毒不复存在。

一切的不确定和未知数,让很多人的心理健康敲起了警钟。无论是身心皆已疲惫的前线医护人员、染疫后面对歧视的康复者、疫情下失去家人朋友的你我、被剥夺童年的孩童们,甚至是厌倦了隔离日子的每一个人。

51%坦承心理困扰 守护心灵健康

或许,你会注意到,自己或身边的人不时会出现恐惧、焦虑、孤独、悲伤和易怒等负面情绪,甚至越来越频密。

世界红十字与红新月心理健康专家在2020年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 -- 《最大的需求是得到倾听: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调整心理健康与社会心理支持的重要性》中提到,全球民众的心理困扰不断加剧, 51%的成人受访者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尤其是长期面临封锁限制,缺乏社交互动和渠道,以及经济挑战加剧等种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成为了这场疫情的另一个战场和危机。因此,我们该如何发现自己和其他人发出的“求救讯号”,一起守护生命和心灵健康呢?

彭开贤:适时关怀发放正能量

临床心理师 彭开贤

 

临床心理师暨拉曼大学心理与询商系课程主任彭开贤认为,这时候多关怀我们认识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是已经没有联络一段时间的朋友,适时的问候能释放更多正能量。

“我曾经试过讯息联系一位已经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那个晚上我们就这样聊个有的没的。结果,第二天,他发讯息感谢我,谢谢我昨晚和他寒暄瞎聊,原来那晚他原本有很强烈的自杀念头,而那个念头在翌日醒来后就消退了……”

他透露,其实大部分的自杀者,在执行自杀计划前,都会向身边的友人透露一些蛛丝马迹,所以只要获得友人一丝关怀和倾听,或许就能打消自杀者轻生的念头。

“在尝试自杀前,一个人往往会先有自杀意念,但其实很多人都会出现这个想法。如果一个人感到痛苦但没有绝望的话,那么那个念头可能就会一飘而过;不过,当痛苦和绝望同时存在的时候,自杀念头往往会更为强烈。”

这也是很多人对自杀行为存在最大误区的地方,甚至会谴责或谩骂自杀者说:自杀是不珍惜生命、懦夫、逃避的行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杀就是不孝顺等。实际上,自杀者之所以选择走上绝路,他们往往要停止的并不是生命,而是要停止痛苦。

当痛苦遇上绝望  叩三关鬼门

“当心理上的痛苦遇到绝望时,这两种元素加在一起就会成为催生自杀行为很好的材料。因此,当我们去骂自杀者或试图自杀者时,反倒增加了他们的负担,这种批判是毫无帮助的。与其谴责和批判,我们应该让他们看到出路。”

据他形容,寻死的鬼门其实有三关,首先是自杀念头的浮现,第二则是生命有否强烈的连接,最后则是寻找自杀的方法。

举例说,如果一个人虽有自杀念头,但身旁有很好且可以信赖的朋友,谈完后会有感松一口气,那么就能阻止自杀念头进一步成为行动。再不然,就算一个人有了自杀念头、身旁刚好没有倾诉对象,但思措自杀方法时没有头绪,那可能会打消那一刻的自杀念头。

“媒体报道或任何提供自杀讯息的管道,如一个人自杀的视频、详细描述自杀过程的文字等,正正可以提供有自杀念头者想要的方法。”

维特效应引发模仿自

这也是我们不时会看到学者所提到的“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维特效应此乃自杀模仿的别称,取名自1744年德国作家特德的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由于故事中以主人公维特自杀为结局,所以小说在两个世纪前推出时引发了欧洲的一阵自杀狂潮。

1974年,社会学家大卫·飞利浦斯(David Philips)将此自杀模仿的现象命名为“维特效应”,根据其研究《自杀的影响:“维特效应”的实质和理论意义》发现,对于大规模宣传报导自杀事件的地区,自杀率会有较大涨幅。

亚洲媒体最常引用的“维特效应”例子,就是张国荣自杀一事。张于2003年4月1日自杀后,媒体的报道连篇累牍、大肆渲染,结果单是从当天深夜到翌日凌晨的9小时内,全香港已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其中5人不治,而香港当月共有131宗自杀身亡个案,较3月份增加32%,更有几名死者留下遗书清楚写明其自杀与张国荣轻生有关。

网红自  公众仿效方法

受询及过去半年的大马自杀案例激增,是否维特效应的发酵,开贤直言,其实不仅是过去的半年,国内外很多数据都显示,维特效应无时无刻都可能在我们身边出现,比如某人以A方式自杀,连续几天都会发生同样方式的自杀案,若自杀者是名人的话,效应更为延长。

“如果你记忆犹新的话,几个月前有位网红企图自杀,更有媒体如连续剧般连载细节,也有很多人在网络分享。自从这起企图自杀案后,那一两个月的自杀案很多都是仿效网红的同样方式。”

他坦言,自杀是会传染的,尤其是当原本已经有自杀念头的人看到与自杀相关的报道、报章、电子媒体、电台、网络或连续剧等渠道方法后,就会引起维特效应的模仿自杀。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无论是2017年全国健康及发病率调查报告(NHMS)显示,大马有10%年龄介于13岁至17岁的少年有自杀倾向外,十多年前的调查报告同样显示约有10%大马成年人拥有自杀倾向。

10%人有自倾向 勿好心做坏事

因此,他提醒公众切勿转发或分享自杀视频或文字报道,而媒体在报道类似新闻时也必须秉持世界卫生组织在《自杀预防:给媒体从业人员的指引》中倡议的六不六要指南。

“比如一个社媒群组里有100人,那么依据全国健康及发病率调查报告中提到的10%,可能有10个人有自杀倾向。当我们转发自杀视频或报道时,就可能提供了方法给拥有自杀倾向的人,而往往我们可能无法从表面看出他们的倾向。”

他相信,绝大部分的人在分享自杀新闻或视频时,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想要提高大家的醒觉意识,而不是“我想要更多人死”,但却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好心做坏事。

下期预告:尽管维特效应会引发自杀模仿,但一些公众认为:社交媒体是我个人平台,我有贴文和转载的自由。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呢?

梁洁莹

《观火》主编。曾是读新闻、写新闻、教新闻的媒体人。现在则右手拿笔,左手拿麦。对新闻伦理、性别和劳资议题尤感兴趣。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