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作为华语奥斯卡的份量

金马奖作为华语奥斯卡的份量

08.10.2020文 | 陈伟光

(左图)张曼玉和梁朝伟是获奖次数最多的金马影帝和影后,这是两人合作演出的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 (右图)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健将在80年代改革了金马奖的方向,更加强调电影的艺术和创意,也引起商业片的不满。

 

金马奖胜在有气度,不是要求电影必须是香港投资的金像奖,或者充斥各种政治考量的金鸡百花奖所能企及的;它涵盖整个大中华地区的视野,面向所有华人电影工作者的胸襟,足以成为全球华语电影的最高指标,因为精神独立而历久不衰。

从官方走向民办

「金马」二字,取自“金门”和“马祖”这两个台湾与中国大陆对峙的最前线据点,带有勇敢奋进的鼓励意义,政治意味浓厚。1962年由代表官方的行政院新闻局发起和主办,早期的颁奖礼都是得奖者站好一排轮流接受长官的表扬,有时候连服装都要统一,十足官方活动。当时并没有提名这回事,得奖者都是事先公佈的,直到1978年才仿效奥斯卡推行两轮评选制,先选出入围名单,再于颁奖礼上公佈得奖者。由于60和70年代的华语电影圈并没有同类性质的颁奖礼,所以金马奖从一开始就得到重视,成为电影公司角力的平台,得奖的电影和电影人有着一定的份量和代表性,有“华语奥斯卡”之称。

1990年开始,为了响应民营化政策,新闻局将电影的金马奖、电视的金钟奖、乐坛的金曲奖三大颁奖礼全部交由民间承办。随着自由度增加后,金马奖才有了本质上的转变,1991年开始,只要是华裔人士都可以报名个人奖项,1996年更开放给中国电影报名参与,2003年起不再限定华语为主要语言,2016年以后,只要导演和其他主创人员有7人以上为华裔就可以报名角逐。接纳条件逐步放宽,主要是应对已成风气的跨国合作,金马奖的视野和影响力因此得到进一步扩展,其份量也越来越重,真正做到冲出区域面向全球。

金马奖从1962年创办至今,一直是华语电影人最想得到的肯定,从区域活动发展成国际盛会,权威历久不衰。

一切从反共开始

创办至今58年,金马奖只停办过两届,分别是在1964年和1974年,因为这两年的《亚洲影展》(后来的亚太影展)都轮到台湾主办,为了集中人力而把金马奖延后一年。早期的台湾电影流行台语片,1957年由微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主办仅此一届的《台语片电影展览会》中,首次出现“金马奖”的字眼。当时制作华语片的基地在香港,为了提振华语片,台湾行政院在1959年开始颁发《国语影片奖励法》,主要是鼓励香港电影公司拍摄更多迎合台湾立场的华语片,避免他们倒向中共。这个奖励法分成剧情片、纪录片和个人技术三部份,一连办了三届,成为金马奖的雏形。所以金马奖最初的动机其实是反共,竞赛章程规定内容配合政策或具有深厚伦理教育意义,而且必须是台湾境内的制片公司。到了70年代因为政治气候的影响,一系列强调爱国精神的主旋律电影如《吾土吾民》、《梅花》、《八百壮士》和《笕桥英烈传》都在金马奖获得表扬。进入80年代,一系列社会转型和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出现,彻底改革了金马奖的方向,加重评审对艺术造诣的考量,一度引起商业片的不满,质疑赚钱的电影都拿不到奖。走过这些风雨的金马奖在90年代以后更加开放,千禧年开始与全球电影业接轨,除了已有的影展,还增设创投会议和金马学院,逐步从区域性活动变身国际电影盛会。

金马奖座展现战马奔腾之姿,象征电影人的斗志,也代表华语电影的最高指标。

一路走来各项纪录

金马奖历史悠久,目前颁发的23个奖项中,有14个源自第一届,当年(1962)的最佳剧情片颁给了抗日题材的《星星月亮太阳》,尤敏凭此片夺得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是资深演员王引,最佳导演是邵氏歌舞片《千娇百媚》的陶秦,那是华语片的巅峰时期,得奖的都是当时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作品,往后的得奖名单都能反映一个时代的面貌。在金马历史上,获得最多奖项的电影是1989年第26届的《三个女人的故事》(关锦鹏执导)和1990年第27届的《滚滚红尘》(严浩执导),分别获得8项奖座,而且都出自香港导演之手。个人奖项方面,梁朝伟三夺影帝和张曼玉四夺影后,李行、杜琪峰、许鞍华、侯孝贤都曾四夺最佳导演,这些都是金马奖目前的纪录。但论到得奖次数最多的,则是来自香港的张叔平,他总共拿过13座奖项,包括6座最佳美术设计、5座最佳造型设计、2座最佳剪辑。台湾的杜笃之则是同一个奖项的最多次数得奖者,先后拿下12座最佳音效(前称最佳录音)。提到大满贯演员,只有林嘉欣曾经拿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演员;大满贯电影则是陈冲执导的文革电影《天浴》,在1998年第35届连夺最佳剧情片、导演、男主角、女主角、改编剧本五大奖。至今还后无来者。

多元包容成就底气

这些年来,金马奖的包容性有目共睹,不管是主流还是小众都一视同仁,以艺术和创意为依归,没有过度论资排辈的现象。2013年金马五十那一届,来自新加坡的新晋导演陈哲艺凭首部长片《爸妈不在家》力压王家卫、杜琪峰、蔡明亮和贾樟柯等大师级的作品,拿下压轴的最佳剧情片那一刻就是最完美的见证。金马奖为新秀护航的例子还有来自中国的青年导演毕戆以及缅甸华裔导演赵德胤,他俩都是通过金马奖的提拔而受到注目。近年来反映社会题材的电影都在金马奖大放异彩,当中有关于中国少女性侵事件的《嘉年华》、台湾政商勾结的《血观音》、描写社会底层生活的《大佛普拉斯》、反省戒严时代的《返校》,均是内容敏感的写实电影,在无需审查的平台上获得该有的掌声。

2018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得主傅榆的得奖感言触发中国的抵制,国内电影连续两年缺席,但始终没有减少外界对金马奖的关注。

 

多元包容是金马奖的特色,也是它的底气,2018年第55届颁奖礼上虽然发生了政治风波,当时获得最佳纪录片的导演傅榆在领奖时说出「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是我身为一个台湾人最大的愿望。」结果引来中国当局翌年的抵制,暂停国内电影报名金马奖。不过在“去中国化”后,金马奖获得更多来自东南亚和香港独立影圈的参与,报名数目创下历年第二高,而且风格更加多元,得奖名单也焕然一新。中国电影的缺席,受伤害的不是金马奖,而是一些优秀的作品如《大象席地而坐》、《兰心大剧院》,因为抵制而少了一个亮相国际的机会,正如金马奖执行长闻天祥所言:「我们够强大,评价留给外界。」金马奖的权威并没有因为少了中国电影的参与而失色,反而开创了这两年的新局,让我们看到更多其他被忽略的领域人才。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