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电影王国的演艺春秋

邵氏电影王国的演艺春秋

15.05.2020文 | 陈伟光

 

曾经有一家由家族经营的电影公司把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发展成为东方荷里活,制作电影逾千部,捧红的明星艺人如天上繁星,还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私人影业,并且创办了香港最大的电视台。不管你来自那一个年代,应该都不会对「邵氏」这两个字感到陌生,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自己和你的孩子,从前到现在所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都与这家公司脱离不了关系。

传奇人物邵逸夫

早在港产片於80年代达致辉煌之前,由邵逸夫和他的兄长们创办的「邵氏兄弟」就称霸了整个60年代,那是纸醉金迷的大片厂时代,香港电影界的黄金时代。邵逸夫出生于慈禧太后尚在人世,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的1907年,在家中排行第六,所以后辈尊称他为「六叔」,他有一个很特别的英文名Run Run,来自他的原名「仁楞」的音译。他父亲投资电影放映这一行,后来连同他大哥在上海创立了「天一影片公司」拍电影,以家庭寡头式经营,随后还到了南洋各地发行和播放影片,并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地建立了完整的院线。「天一」后来在香港设立片厂参与早期的香港电影制作,可惜在1936年烧毁,之后改组成「南洋」,1950年变回「邵氏父子」,1958年再演变成「邵氏兄弟」,正式立足香港大展拳脚。

邵逸夫活了107岁,一生中有两次死里逃生的经验,他在1930年远赴美国采购拍摄有声电影的器材,中途轮船触礁,他在紧抱舢板漂泊一夜后获救,最后用抢救回来的器材拍出了史上第一部香港有声电影《白金龙》。1942年新加坡沦陷期间,他因为放映抗日纪录片而被日本宪兵抓走,两周后竟然被释放。两次大难不死的他果然有后福,50岁以后在香港一手打造了邵氏电影王国。

左右两派各领风骚

50年代的香港因为天时地利的关系,处于中西文化交融的中心,一方面吸取从中国大陆南下的电影文化人,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拍片模式,电影业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下蓬勃发展,在片厂制度盛行之前,大小电影公司产量惊人,粤语片和华语片并行。当时的电影圈泾渭分明,「长城」、「凤凰」、「新联」等以大陆影人为主的班底开拍民族意识与历史使命感的电影,而「邵氏」、「电懋」这类被视为右翼的电影公司则走娱乐至上的商业路线,各有市场支持。1955年,同样扎根马新两地经营院线的国泰机构接手了香港「永华」影业,大老板陆运涛雄心勃勃进军电影界,翌年将之改组成「电懋」,与两年后成立的「邵氏兄弟」成为竞争对手。他们吸纳了一批比较年轻和西化的知识份子,擅长拍摄符合中产口味的都市小品喜剧,拍出了《情场如战场》、《曼波女郎》、《四千金》、《龙翔凤舞》等佳作,捧红了林黛、葛兰、叶枫、李湄等气质独特的女星,称霸一时。

 

片厂时代的来临

邵逸夫1957年抵港后,受到「电懋」崛起的刺激,不认同父亲与大哥长期小本制片的作风,翌年与三哥成立「邵氏兄弟」,接管了「邵氏父子」的拍片业务,在清水湾建造本身的邵氏影城,向荷里活的制片模式看齐。这个转变,改写了香港电影业的运作,从独立制片进入大片厂时代,实行生产、发行、放映一体化的经营。邵氏影城在1961年完成,从摄影棚、配音和录音室、放映室、冲洗室、食堂和员工宿舍都一应俱全,拍电影变成工厂式的流水作业,效率大增。

「邵氏兄弟」在60年代先后创造了“黄梅调电影”和“新派武侠片”两大电影潮流,旗下大导演李翰祥在1959年以林黛主演的《江山美人》大卖40万6千港币,成为当年中西电影票房第一名,收入比死对头「电懋」排名第二的歌舞片《龙翔凤舞》多出一倍后,再接再厉於1963年抢先「电懋」完成《梁山伯与祝英台》,此片把黄梅调电影推上高峰,除了香港本土受落,还在台湾连映三个月,大卖800万新台币,反串的凌波登台时引来20万影迷迎接。到了1967年,胡金铨导演的《大醉侠》替邵氏开启了新派武侠片的盛世,翌年上映的《龙门客栈》和张彻导演的《独臂刀》更上一层楼,让邵氏独领风骚。

 

 

白热化竞争提升水准

60年代初期,香港电影界成了「邵氏」与「电懋」两大巨头之争,双方抢导演和明星的事件层出不穷,最后还演变成抢拍相同的题材。「电懋」原本打算开拍的《武则天》、《杨贵妃》、《红楼梦》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都被「邵氏」捷足先登,票房还卖个满堂红。但也因为竞争激烈,香港华语片的水准突飞猛进,抛离了同期的粤语片,成为市场主流。可惜在1964年的一场空难,让「电懋」老板陆运涛和同行的一班高层遇难,彻底打击了公司的运作,虽然翌年重组成「国泰」,但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很快就在1970年停止制片,让「邵氏」一家独大。这个突如其来的转折点,虽然说有点运气的成份,但也不可抹杀「邵氏」未雨绸缪的眼光。他们在1961年成立了「南国实验剧团」,开始有系统地训练新人,培养了郑佩佩、岳华、罗烈、李菁、秦萍、方盈、于倩等人,为后期提供了人才,反观「电懋」就显得后继无人。「邵氏」承袭了「天一」时期娱乐至上的作风,一切以观众喜好为优先考量,对市场触觉尤其灵敏,黄梅调退潮后,马上找到武侠片这个卖座类型,一直领先市场。那个金光闪闪的SB招牌字体下,那句「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口号成了一代人的观影记忆。

 

冲击不断变强弩之末

根据1965年一项统计,「邵氏兄弟」当时拥有35个分公司、130家影院、9个大型娱乐场、3个制片厂,堪称一个电影王国的盛世。1967年,邵逸夫在一统电影江湖后,决定进军刚刚开始的电视广播事业,创办了「无线电视」(TVB),开启了其后五十多年的垄断经营。他果然眼光独到,因为接下来的70年代,「邵氏兄弟」面临更大的挑战,其引以为傲的片厂制和明星签约制受到了新一轮独立制片的冲击,成了强弩之末。1970年,邵氏制片大将邹文怀出走,与何冠昌创办「嘉禾」,他推崇独立制片,给予有才华的编导更大的创作自由度,提供资金资助他们拍片,并且答应票房分红,结果先后吸引了李小龙、许氏兄弟、成龙等人合作,所出品的电影屡创香港票房纪录。这种灵活的制片手段,与「邵氏兄弟」的片厂制度完全相反,在招揽人才方面抢了先机,重挫对手的锐气。整个70年代,「邵氏」电影凭着早期累积的资源,勉强保持了竞争力。以1971年为例,当李小龙的成名作《唐山大兄》以319万称霸年度榜首时,票房榜上第二至第七名都还是邵氏出品,其中《拳击》、《新独臂刀》、《大决斗》和《无名英雄》都是张彻导演,狄龙与姜大卫主演的武打电影,占据了前五名的四个位子,每一部票房都破百万,证明邵氏电影还有一搏之力。除了张彻,还有回巢的李翰祥所拍的一系列乐而不淫的风月片,以及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和他带起的古龙小说电影,让「邵氏兄弟」渡过70年代的改革浪潮,但已经露出强弩之末的颓势。

到了80年代,面对「新艺城」与港产片的崛起,邵氏电影的本钱已经所剩无几,只能靠王晶的搞笑片充当门面,最后不得不在1987年停止电影制作,专心经营已经步入正轨的无线电视台。实际上,无线电视就是沿袭邵氏片厂制那一套流水作业方式,一切创作方向由高层决定,编导负责执行,讲求娱乐至上;同时也用签长约的方式绑死旗下艺人,要他们唯命是从,作风非常霸道。在长期一台独大缺乏竞争下,剧集水准每况愈下,后来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才允许部头合约。「邵氏兄弟」在2000年以4亿港币把760部电影的永久版权卖给马来西亚收费电视台ASTRO旗下的“天映频道”,2009年停产多年的邵氏决定回归影坛,通过不同名义的公司出品电影至今,头炮正是自己无线电视热门片集延伸的《Laughing Gor之变节》,其后的出品包括贺岁片《我爱HK》系列、王晶的《赌城风云》三部曲、来自剧集的《冲上云霄》和《使徒行者》,都是商业挂帅的电影。比较特殊的投资是麦浚龙继《僵尸》后的最新电影《凤林火山》,杀青两年至今都还没有推出。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