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诞生之初因为技术所限,只能以单卷胶片进行拍摄,一般长度只有15到20分钟,以现代规格而言,是名副其实的短片。随着拍电影的风险和难度越来越高,短片重新崛起成为电影人的创作管道,通过更精简的方式延续梦想。
短片符合现实要求
上周末听了香港资深电影工作者舒琪导演的分享会,他详细分析了为何拍短片是当前的一个替代方案。一部正规制作的电影,从筹备、拍摄、后制到发行,往往需要耗上一年半的时间,过程中涉及庞大的团队和开支,完成后还要送审,即使获批,也要看有没有院线要上映。就算上映了,一天可能放映不到80场,每场平均上座率可能只有四成左右,观众数千人,能够撑上一个星期已经很难得,之后就要面临被削场,到头来分分钟面对亏损也说不定。尤其在疫情当下,加上香港创作空间的收紧,拍电影变得举步维艰,近年的港产片数量不包含合拍片在内的话,每年只剩下十部左右。所以他建议有心拍电影的人,不妨考虑转向短片发展,一来可以降低成本,不必劳师动众;二来可以分散风险,视环境调整拍摄进程,有多少拍多少。
具有更灵活的伸缩条件
按照舒琪导演的看法,短片的形式比较灵活,因为可以独立成章,需要的时候可以多拍几部形成系列,效果可以媲美一部90分钟的长片;不同的短片也可以组合在一起放映,伸缩性很大。他提到电影人一直以来的迷思:电影是不是非要在电影院放映?如今网络发达,不少短片取得数以万计的点击率,分享时可以打破区域的隔阂,同时也没有时间限制,如果拍电影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看见自己的想法,那么网络显然可以传播得更快和更广,坚持在电影院上映可能只是某些人的虚荣心作祟。对我而言,短片的形式本来就方便散播,评价一个导演的作品并非取决於影片的长度,短片和长片都应该一视同仁,没有高低,只有好与不好之分,一部精致的短片比一部沉闷的电影更能吸引观众。
主流以外的实验场
短片的长度没有一个标准,奥斯卡最佳短片的竞赛规格是以40分钟为限,香港《鲜浪潮》则是30分钟。电影诞生之初,一个胶卷的拍摄长度大约在15到20分钟,和现在的短片差不多,所以当时的五分钱影院一天可以轮流放映数十场,职业演员一年可以拍摄数十部电影,当电影随着技术发展增加长度后,电影的产量才开始缩减。当90分钟以上的影片成了影院上映的标准后,短片就在主流以外成了纪录片、前卫电影、动画和学生习作的实验载体,渐渐发展出一套价值观。到了80年代,录像摄影机的出现加速了短片的发展,家庭录影走入民间,不再是电影系学生的专利。更多具有创意的拍摄手法被开发,影响最深远的就是音乐录影(MV),快速的影像剪接形成一种强烈风格,改变了电影的面貌,荷里活名导David Fincher和Michael Bay都是代表人物。
新导演的出道方式
由于没有太多商业考量,短片一直是影像的实验室,为电影界不断输送新血。星战电影的创造者George Lucas当年(1967)就是凭一部获奖短片《Electronic Labyrinth THX 1138 4EB》而被发掘,Tim Burton在1984年拍了黑白短片《Frankenweenie》后进入电影圈,Wes Anderson和死党Owen Wilson编导了短片《Bottle Rocket》(1996)后才开启本身的电影事业,这几位导演都先后把自己的短片拍成电影版,延续最初的梦想。由于短片制作精简,最能够突出导演的创意,于是拍短片成了不少新导演的出道方式。
《鲜浪潮》输送影坛新血
如今的科技一日千里,从录像摄影机、数码录像机、单反相机到智能手机,拍摄器材越来越普遍,短片的制作也随着多媒体软件的开发,越来越容易实现。发展到最后,连短片都被成了「微电影」,规格越来越电影化,从中诞生了大量人才。香港导演杜琪峰很早就看到短片的潜能,他在2005年联合香港艺术发展局发起了《鲜浪潮Fresh Wave》短片比赛,挑选35岁以下的电影创作人参与,安排培训和给予资金,拍摄不超过30分钟的短片,最后评选出来的得奖作品将获得公开放映,藉此栽培新晋导演。这个比赛一直举办至今,从中发掘了拍出《树大招风》的许学文和欧文杰,拍出《一念无明》的黄进,《今晚打丧尸》的卢炜麟,《翠丝》和《浊水漂流》的李骏硕,成为香港新导演的最佳摇篮。基于短片和长片制作难度分别很大,这批导演还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去适应,其中首届得奖者许学文等了十年,黄进则用了三年。
大马的短片创作摇篮
马来西亚方面,最知名的短片比赛首推《BMW Shorties》,从2006年创办至今,发掘了不少人才,《光》的导演郭修篆、《分贝人生》的陈胜吉、金马奖入围短片《苍天少年蓝》的林峻贤、《Fly by Night》的Zahir Omar、《Jagat》的Shanjhey Kumar Perumal都曾经是首奖得主,目前都还在电影圈奋斗。而每年一度的《Sea Shorts》东南亚短片电影节则是本地独立电影先锋陈翠梅在2017年发起,目的是加强区域交流,以及培养本地观众对短片的兴趣。其实在更早之前,有线电视台ASTRO於2000年左右主办过短片比赛,获奖作品也曾经在电视台播放,那时正值数码电影的热潮,从此奠下本地独立电影的根基,先锋人物Amir Muhammad、陈翠梅、何宇恒、李添兴都是拍短片出身。
举足轻重的国际份量
作为锻炼身手的平台,短片在国际影坛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各大电影节和颁奖礼都设有短片竞赛的奖项,以发掘下一代的领军人物。专门为短片而设的影展也有不少,其中最具规模的是历史悠久的德国Oberhausen国际短片电影节,以多样化的类型闻名于世,其开放和实验性精神成为短片界的权威,如今享誉全球的名导George Lucas和Roman Polanski都曾经在这里展映他们的处女作。同样具有代表性的还有西班牙Bilbao国际纪录片与短片电影节,其份量不小,得奖者将同时取得美国奥斯卡和英国BAFTA的入选资格。可以说,有志往电影圈发展的人,都可以先从短片开始,一步接一步地实现拍电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