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团圆尤可贵,冷风不敌家温暖

疫后团圆尤可贵,冷风不敌家温暖

31.01.2023文 | 梁洁莹

新春已差不多结束,大家都已经收拾心情回去上班了。惟,往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经过了三年疫情,今年的新春对你又有何不同呢?

尽管这个新春的天气有别于往年的热烘烘,细雨纷飞倍寒冷,但这天气更提醒我们要珍惜得来不易的温暖,那是春的温暖、家的温暖,也是团圆的温暖。

王惠仁:与家人分隔三地

王惠仁(46岁)

 

目前在中国当研究员的王惠仁(46岁),上一回返乡过年已是五年前的2017年。原本在日本工作的他,由于日本不庆祝农历新年,没放假,所以在2020年转往中国工作,本以为可以更频繁回大马过年,但不巧却碰上疫情。

结果,疫情让各国陆续关上大门,出入境非常不方便,更难和家人团聚,无奈之下也只能在国外庆新年。“疫情前还没有出入境的问题,机票也比较便宜,所以每隔两三年都会回大马过年,起码还很自由。”

王惠仁与妻女。

 

一场疫情,让他和家人分隔三地:他身在工作打拼,日籍妻子和孩子留在日本,而父母、兄弟姐妹和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大马。

学习克服孤独

问他疫情下的这几年学会了什么,他直言自己学会了克服孤独感,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但这几年的经历使他更珍惜回国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并打算在疫情后每年都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

由于考虑到孩子的上学时间,他选择在初六回国,并打算逗留一周。时隔多年带着妻女回国,这趟返乡主要是想在家里陪陪年迈的父母和家人,顺便去拜访一些亲戚拜个年,顺便尝些想吃的家乡食物,如槟城炒粿条、福建面、炒河粉、炒印度面、海鲜等。

王惠仁 (后排左3) 在疫情前与家人的全家福。

 

 

世事难两全

他苦笑形容,自己认真的想一想,应该算得上是个不孝子,因为搞科研需要先进的设备、良好的科研环境,这些条件大马都不具备,尤其是物理研究方面,所以只能选择在国外发展。

“世事难两全,得失总相伴。我因选择追求梦想而远离他乡,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但庆幸的是,其他兄弟姐妹都在父母身边,一直照顾着父母,对此我特别感激我姐和两个妹妹。有些时候,有多个孩子还是利多于弊的。”

 

台湾升学的黄炜晶与同学们的合照。

黄炜晶:再见已毕业

在疫情封关前到台湾升学的黄炜晶(23岁,音乐类编辑),想不到再次和家人吃团圆饭时,已经完成了学位并出来工作了。

疫情前的每一年,炜晶都和家人一起团聚吃饭玩乐。尽管疫情期间人在台湾,仍能和留学台湾的大马朋友们一起围炉吃饭或者去旅行,但无法与家人团聚,总觉得好像少了一些什么,年味仿若走味了。 

因此,这次返乡过年,除了要解馋吃尽大马美食,如鸡饭、烧腊饭、咸菜汤、菜尾、云吞面等……最想要还是和好久不见的亲人朋友们见面,聊聊彼此的近况。

 

相聚并非理所当然

首次离家到外当游子,就遇上疫情,她坦言,之前离家的日子很长,所以学会了必须独自面对很多的困顿,也必须学会忍受孤独,好好面对内心的脆弱与遗憾。不过,这也让她更加珍惜每次相聚的机会,因为这些都不是理所当然的。 

“每个游子一定都是为了某些原因离开,我也不止一次问自己:“真的一定要走吗?”在离开和留下之间总是有很多的顾虑和挣扎。不过,每个选择都有得到与失去,我们只能根据我们当下的状态做出我们认为最适合的选择。”

总结:学懂珍惜

或许,离别总会有太多的不舍,但正是离别教会我们珍惜。借由惠仁和炜晶这两个分别在日本和台湾打拼的游子故事,提醒我们好好珍惜每次的相聚,用力感受每个活着的当下!心在,家在。

 

梁洁莹

《观火》主编。曾是读新闻、写新闻、教新闻的媒体人。现在则右手拿笔,左手拿麦。对新闻伦理、性别和劳资议题尤感兴趣。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