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片辉煌知多少?

港产片辉煌知多少?

16.04.2020文 | 陈伟光

周星驰曾经六度刷新港产片票房纪录,如今连中国大陆市场也被他收服了,堪称是中文电影票房第一人。

 

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曾经年产两、三百部电影,一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出产地,有「东方荷里活」之称,是华人电影的重镇,辉煌一时。香港电影业的历史分水岭落在1949年,中共在内战中打败国民党,夺得政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之前,中国电影的重镇在上海,香港充其量只是电影人的后备基地。1949年之后,大量优秀的中国电影人流入香港,彻底改写了香港电影业的面貌。

香港市场向来是粤语片和华语片并行,50年代粤语片的观众多为普罗大众和妇孺之辈,以粗制滥造的武侠片和粤剧红伶主演的歌唱片为主,直至以电影人为首的「中联」成立后,才有改编自文学名著的文艺伦理片出现,造就了吴楚帆、张活游、张瑛、白燕、红线女等明星的诞生。华语片则是邵氏与电懋两大电影公司之争,1956年改组而成的电懋以及1958年成立的邵氏兄弟都是从星马起家,双方不止抢明星,还抢导演、抢编剧、抢拍相同题材,激烈的竞争促进了华语片的盛世,大量开拍的都市言情和歌舞片为当时的中产阶级提供精神娱乐。1959年由邵氏出品,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以40万6千港币创下50年代的票房纪录,并掀起了黄梅调电影的风潮。可惜电懋创办人陆运涛和一班公司高层命丧在1964年的一场空难,之后公司改组成国泰,并在1971年停止制作电影,让邵氏一家独大。不过邵氏分别在70年代遇上嘉禾,80年代面对新艺城的挑战都无法突围,最后在1985年也暂停电影制作,专心经营已经上了轨道的无线电视台。

许冠杰主演的电影和他主唱的歌曲一样受欢迎,曾五度刷新票房纪录,八度登顶港产片年度票房冠军,他的代表作《最佳拍档》至今依然是“最多观影人次”的港产片。

 

实际上在50和60年代,除了邵氏与电懋,还有左派电影公司这个第三股实力,以凤凰、长城、新联三家为主,在文革发生之前占有香港电影界一席之地,1964年凤凰凭着与大陆的关系,拉队到内蒙古拍摄的草原奇情故事《金鹰》成为香港首部票房达到一百万的电影,导演陈静波成了史上首位百万导演。接着新联在1965年出品的纪录片《东江之水越山来》也成为第二部百万电影,邵氏导演张彻1967年开创武侠片潮流的《独臂刀》已经是第三部。而胡金铨在台湾拍摄的《龙门客栈》1968年在香港上映时,曾经创下210万的最高票房纪录,但却没有被视为香港电影。当时的年度票房冠军是张彻导演的武侠片《金燕子》,他在1969年再以《独臂刀王》的129万改写纪录,完成年度票房三连冠。这三部电影都是由他一手捧红的爱将王羽主演,王羽后来离开张彻,自导自演的功夫片《龙虎斗》在1970年以207万破了当时的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如此一来,王羽主演的电影连续四年称霸年度票房冠军,这个纪录后来只有许冠杰和周星驰做得到。

张彻和王羽的卖座组合风光一时后,香港影坛就迎来了一位横空出世的超级巨星李小龙。1971年他回流香港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成为香港第一部票房突破300万的中文电影,当年取得319万票房收入。李小龙的功夫片热潮随后一发不可收拾,1972年,他先以《精武门》的443万票房再创新纪录,同年年底又以自编自导自演,远赴意大利取景的《猛龙过江》把最高票房提升到530万的高度,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相信更多的票房纪录会随着他诞生。1973年香港票房纪录被一部集合众多粤语片明星演出的大堆头制作,楚原执导的《七十二家房客》给打破,新纪录是562万。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年唯一制作的粤语片,在进入70年代后粤语片经历了短暂的低潮,从年产百多部锐减到1972年的零生产,连李小龙电影当时都配上华语放映。但随着香港经济起飞,电视台节目普及,描写市井生活的粤语片重新找到了生机,很快的在1974年出现了许冠文和许冠杰的《鬼马双星》,许氏兄弟从无线电视的搞笑节目累计足够影响力后,一登上大银幕后就势如破竹地大卖特卖,创下了625万的新纪录,两年后(1976年)再接再厉,制作出首部突破八百万票房的《半斤八两》,最终票房853万,风头一时无俩。

除了许氏兄弟的喜剧外,成龙也凭他诙谐的功夫片打出名堂成为票房保证。1980年他自导自演的《师弟出马》一举成为香港有史以来首部突破千万票房的中文电影,当年的记录是1102万,绝对是香港票房史上一个新里程碑。1981年,许氏三兄弟很快便还以颜色,以《摩登保镖》一片把最高票房纪录刷新到1776万,此片在新年期间上映,从此开创了“贺岁片”的先河。1982年,另外一部贺岁片《最佳拍档》史无前例地创下了惊人的2604万港币票房,不止刷新最高纪录,如果以当时港币12元的票价来计算,全港有超过200万人买票进戏院捧场,占了当时香港人口的40%,至今为止仍然是“最多观影人次”的记录保持者,最受欢迎港产片当之无愧。负责出品该片的正是刚刚成立才一年的「新艺城」电影公司,之后就称霸了整个80年代的香港影坛。1984年,同样是新艺城的贺岁片《最佳拍档3之女皇密令》,以2928万再打破纪录,光头神探麦嘉成了时代标记,而原本就已经是巨星的许冠杰更加锦上添花,第八度登上港产片年度票房冠军。

李小龙虽然英年早逝,却在短短两年内三度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成为一代功夫巨星。

 

80年代是港产片的黄金时代,几乎每年都有票房破纪录的电影出现。1985年轮到已经贵为影坛大哥的成龙破纪录,他的《福星高照》创下3074万的票房,是史上首部突破三千万的港产片,也同时开启了福星系列的风潮。到了1986年,一个被新艺城流放到台湾的导演,找了一个当时公认的“票房毒药”配搭一个过气的武打明星,拍出了一部票房跌破所有人眼镜的《英雄本色》,3465万的票房成绩替导演吴宇森争回一口气,也让周润发从“票房毒药”变成“票房灵药”,狄龙也咸鱼翻生;更重要的是,为香港影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英雄片”类型。1987年成龙联手当时的乐坛当红炸子鸡谭詠麟演出《龙兄虎弟》,这部在南斯拉夫取景时差点让成龙丧命的搏命作不负众望,换来了3547万的票房新纪录。没多久,这个纪录就被周润发在1988年主演的《八星报喜》给刷新了,这部由杜琪峰首度执导的贺岁片拿下了3709万的票房。整个80年代的香港影坛就在许冠杰、成龙、周润发之间上演“票房音乐椅”,热闹地印证了一个港产片的盛世,如果不考虑票价的通膨因素,那么史上最多人次观看的港产片前十名全部都来自80年代,每一部都超过两百万人次,“港产片”这个名词正式诞生。

踏入90年代的1990年,对香港影坛票房影响最大的头号人物出现了!周星驰首先凭着恶搞片《赌圣》成为首部票房收入突破四千万的港产片,以4132万名留史册。紧接着在1991年更上一层楼,由他主演的《逃学威龙》再度以4383万刷新自己的记录!来到1992年,周星驰所主导的“无厘头”风潮已经席卷整个香港影坛,他先以贺岁片《家有喜事》一下子把最高票房纪录提高至4899万,接着又以杜琪峰执导的古装片《审死官》进一步把记录刷新成更高的4988万,同一年内两度破纪录,复制了他偶像李小龙在1972年的创举。而且1992年最卖座的港产片前五名全部都是周星驰的电影!不愧是香港票房第一人。之后的票房新纪录要等到1994年才由周润发主演的《赌神2》以5254万打破,也是首部突破五千万里程碑的港产片。已经开始走国际路线的成龙分别在1995年以《红番区》(5691万)和1996年的《简单任务》(5751万)接连刷新最高票房,“双周一成”的电影开始垄断票房榜,很可惜香港碰上97回归中国,加上金融风暴肆虐,翻版影碟横行,片商不断重复卖座公式,香港影坛陷入了衰退期,港产片票房也跟着一蹶不振,连续五年没有新纪录诞生。这个低潮一直延续到千禧年过后,直到2001年才遇到救星:是的,又是周星驰出来打救市场。

80年代绝对是港产片崛起的盛世,史上最多人次观赏的十部港产片,全部皆来自这段时期,每一部至少有超过两百万人观赏。

 

周星驰慢工出细活拍出人人爱看的《少林足球》,在2001年影市跌入谷底之际突围而出,创下了6073万的港产片最高票房纪录,一举跨过了六千万的门槛。2004年再以自导自演的《功夫》把这一纪录打破,写下6128万的新纪录。之后的香港电影又再经历另一轮低潮,这回时间更长,足足过了七年才有新票房纪录诞生,不过这个记录让香港电影人十分尴尬,因为打破纪录的是来自台湾作家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2011年意外地以6186万刷新了周星驰的记录。港产片经过五年卧薪尝胆后,才在2016年暑假通过《寒战II》的6682万收入,重新把“最高票房收入”的衔头给抢回来。

从王羽、李小龙、许氏兄弟、成龙、周润发再到永远的周星驰,香港票房的演变见证了影坛潮来潮往,物换星移的本质;其中周星驰6度刷新纪录、成龙和许冠杰各有5度、周润发4度、李小龙3度、王羽2度,他们以个别的实力撑起了这半个世纪的香港影坛,绝对是掷地有声的名字。而许冠杰凭着许氏兄弟和最佳拍档系列,先后8度登上港产片年度票房冠军,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空前纪录。

基于早期的香港票房缺乏有系统的核算,目前比较详细的票房数据多数从1969年开始统计,造成很多票房纪录无从考证。如果以香港回归作为票房分水岭的话,从1969年到1996年这28年间,只有五部非港产片登顶年度票房冠军,足见港产片的强势;而从1997到2019的23年内,只有4年的年度票房冠军属于港产片,让荷里活大片主导的外国电影大行其道至今,港产片叱咤票房榜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目前香港最高票房是漫威电影《Avengers: Endgame》,该片在去年创下2亿2189万港币的票房,刷新了《Avatar》保持了10年之久的纪录。港产片最高票房的《寒战2》(6682万)也只能排在历史第26位,还不如韩国电影《尸杀列车》的6800万。目前的香港电影兵分两路,一方面与中国资金合作进攻庞大的大陆市场,另一边则以新生代主打本地题材,拍出能够引起港人共鸣的作品,虽然在质量上已经有一定进展,但要收复票房失地恐怕还需要一段时日。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