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团才行善路跋涉20馀年,广种福田但不妄施(上)

李团才行善路跋涉20馀年,广种福田但不妄施(上)

28.03.2020文 | 观火编辑

团才是孩子王,在活动上很容易跟年轻人打成一片。

 

撰稿:李芬燕

“因为有爱,与你同在。”退休人士李团才抱着这样的初心,行善路上跋涉20馀年,看透人性也练就豁达,为避免好心做坏事,善意帮倒忙变踩雷,尽人事有缘就帮,广种福田但不妄施。

 李团才并不富有,不过广结善缘朋友满天下,常常在社交朋友圈一呼百应,在他穿针引线下义款纷至沓来。

 有些人没能捐款但能够出力,也有人无法做事但可以出钱,李团才集结統合这些力量,为社会撑起一片绿荫。 

功利的现实社会,有金钱就有纠纷也考验人性,无私付出未必被领情,善举常被当成理所当然,李团才虽秉持“施恩莫望报,望报莫施恩”的信念,由于捐款来自四方必须透明清楚有交代,他因此更加慎重其事,善不轻行。 

李团才说,愿意做善事的人很多,但也容易成为被人利用的阶梯,例如受惠者拿到钱后可能会很快胡乱花光,所以要先设想应对的方案。 

团才并不富有,但付出爱心温暖了这个世界。

 

一心行善 却被利用

“受惠者的行为不当,是轮不到我控制,但捐款人信得过我,愿意把钱交给我,事情处理不好,我会很内疚,觉得对不起捐款人。” 

61岁的李团才,退休前在新闻部服务36年,早期在协助州议员处理选区服务时,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土桥尾火災和网寮火災,他在当总协调时看到災情底下的人性,週旋在災户、社会人士、政治人物及政府部门之间当夹心人。 

“那时我见识到,很多人在尋求帮助时还很挑剔,比如捐者送被单,受惠者在落难时硬要选颜色,而不是有得用被单就好,更有假災户混水摸鱼登记要賑災品。” 

他说,很多人求助要筹医葯费,当筹到钱过户给他们后,当事人就闹失踪,疾病有没去医治无从知晓。 

“我代劳帮人申请到廉价组屋后,还带着去银行申请贷款和水电供应,结果那人在新家入伙邀请了全村人,但看到我却远而避开。” 

李团才集结四方朋友的力量,为为社会撑起一片绿荫。

受惠者翻脸不认人

此外,斗米恩,担米仇,当人需要钱求助时会恭敬对他,更把这些爱心资助当成依赖,一不救济他了,就会翻脸不认人。 

受惠者把一切看作理所当然,让李团才很受伤,他指出,年轻时可能会很在意,长期做下来摸清人性,如今已看得很开。

 “我是凡人有七情六慾,面对不合作及挫折會失望,想撇开不管,有时心累自己辛苦,但还好的是,我有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会忍气吞声,退一步海阔天空,把任务完成。”

恩师的叮咛永记心中,李团才感恩级任老师胡秀琼的训导和关愛。

 

恩师特别关照  撒下爱心种子

李团才8岁时就失去父亲,家里只靠母亲维持生计,丽泽小学的级任老师胡秀琼知道他的家境贫穷,特别关照他,也撒下爱心种子在他小小的心灵中。

“那时我个子很小,老师常买奶粉给我,我还有印象是黄色罐装,由于非即溶品,罐上还特别附了叉子以便弄得粉碎让它易融化,此外,每週六课外活动后常带我去吃西餐、冰淇淋,获得老师特别地疼爱令同学都妒忌我呢。”

六年级时老师的孩子出世,他召了同学买了鸡鸭,从市区坐巴士到青草巷探望坐月的老师,师生互动关係密切,至今他仍与老师保持联络,离校后每年都会在新年期间向她拜年。

“因为小学启蒙教育基础被恩师磨练出来,因为她的循循善诱,使我终生受惠,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

成长过程中获得的帮助,让他希望等到有能力的那一天也要帮助别人,年轻时虽想为社会做些好事,碍于当时要养家顾孩子,时机未成熟而没成事。

李团才为卫塞节游行的善信准备素食。

 

卖淇淋、倒酒、洗巴士站统统做过

未加入新闻部之前,他卖过冰淇淋,在宴会上倒过酒,也清洗过巴士站,1983年成为新闻官后,工作常接到求助个案,填写表格、书信往来或亲临政府部门申请,开启了善门。

 在脸书上自称在社会大学担任好管闲事主任的团才,自嘲天性“鸡婆”,尤其是看到无依无靠老人与身心灵还在发展的小孩,特别容易触动他的恻隐之心。 

从2008年开始,李团才和三胞胎结下了善缘。


助帮三胞胎成立基金会

李团才真正全心全意善行投入始于2008年,帮胡家三胞胎成立基金会。

已有两个孩子的经济饭档助手的胡氏,没有能力抚养三胞胎,李团才介入协助,他当时要对方同意一些条件,义款只能用在孩子身上,不能花在其他用途,每个月一千,直至三胞胎18岁或用完为止。

他果断地写了协议书并加盖印花,让公众的义款进到基金会户口,而非受惠者的个人户口。

李团才几乎每年都会帮三胞胎庆生。

 

筹到钱后的3个月,胡氏讨5千元要买机票回印尼让岳父母看孙子,李团才指使用不当,对方声称钱是他的不能拒绝,结果基金会其他5名信理员同样反对,胡氏拿不到钱生气唱衰李团才,但由于协议书帐目透明反遭街坊痛斥。

对于此事,李团才表示理解对方的教育及背景,并没有怪他。

自从3胞胎进入国小后,捐款的来源几乎进入冬眠,2016年5月基金会也差不多用尽。当时他又一股傻劲力邀善翁,才有金钱继续资助他们。让他感动的是,目前时不时有50、100令吉的善款捐入户口。

不过,历时太长的负担,团才说,要等到3胞胎18岁是2024年的事,除非有逼切的需要,他不会再轻易成立基金会。

下期预告:一种米养百样人,有人见利忘义, 也有人懂得知恩图报,经历几次挫折后,教会李团才在做善事要有所调整...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