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粤语长片,不是残片

是粤语长片,不是残片

21.05.2020文 | 陈伟光

香港第一部故事长片《胭脂》(1925)是一部黑白默片,直到有声电影的出现,才有了粤语片的诞生,那是1933年「天一」出品的《白金龙》。

 

「粤语长片」是港产片的前身,始於40年代,在50和60年代达到巅峰,70年代初期式微后开始转型,为80年代辉煌一时的港产片打下根基。由于早期的粤语长片碍于技术,多数都是黑白电影,以前一度在香港无线电视台深夜时分重播,但因为缺乏保养,画质欠佳,导致被年轻一辈戏称为「粤语残片」,以讹传讹之下让人产生负面印象,抹杀了这些电影对当时社会的贡献。

有声电影催生粤语片

1925年,香港第一部故事长片《胭脂》上映,这是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的「民新」所出品的黑白默片,从此开启了电影业在香港的发展。后来有声电影的出现,促进了粤语片的繁荣,「天一」在1933年拍出了第一部有声粤语片《白金龙》。早期的电影人认为电影有移风易俗之功,所以内容倾向宣扬道德伦理;到了中日战争爆发后,改为鼓吹爱国思想,在日军占领香港三年零八个月期间,全港电影工作者没有一人愿意为日军服务,宁愿逃亡或息影,香港电影业因此陷入停摆状态。战争也对电影造成另一项重创,1945年之前出品的600多部影片,只有不到百份之一保留至今。

战后第一部上映的粤语片是1947年初的《郎归晚》,由吴楚帆和白燕主演;1948年则出现了首部彩色粤语片《蝴蝶夫人》,由张瑛和梅绮主演。到了1949年,粤语片的年产量已经达到150部,复苏程度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国共内战期间,大批左派电影人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压迫而大量离开上海南下香港,积极参与当地的电影拍摄。逐段期间,反映社会民生的题材渐渐成为粤语片的主流,但后来为了吸引更多中下阶层观赏,市场上开始出现大量打斗和神怪为主的低劣影片,从开拍到上映只需一星期的时间,俗称「七日鲜」。有鉴于此,一批想改变现况的电影人便发起「香港电影清洁运动宣言」,结果获得164人签署,从中催生了「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这个工会除了保障电影人的权益,也会履行社会责任,义务拍片为政府筹募福利基金,先后在1950年拍了《人海万花筒》、1954年《锦绣人生》、1959年《豪门夜宴》、以及1962年的《男男女女》。

「华南影帝」吴楚帆是粤语长片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电影金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食碗面,反碗底」都成了香港人的口头禅。

纠正电影风气的电影人

进入50年代后不久的1952年,延续电影清洁运动的号召,一班著名演员包括吴楚帆、白燕、张瑛、梅绮、张活游、紫罗莲、导演李晨风、吴回、秦剑、李铁等21名电影人联合成立了「中联」电影公司,以纠正电影风气,提高粤语片素质为己任,创业作是改编巴金文学著作的《家》,之后还拍了《春》和《秋》,完成文艺伦理三部曲。1953年出品的《危楼春晓》一片中,吴楚帆那句铿锵有力的口头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成了这段时期粤语片所提倡的人文精神。贵为「华南影帝」的他,可谓粤语长片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影30多年,主演超过250部电影,不少电影金句成了香港人的俚语,除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还有《香港屋檐下》(1964)那句耳熟能详的「食碗面,反碗底」。

「中联」由志同道合的艺人组成,他们开拍的电影强调传统的社会伦理,角色多数为人正直,就算吃了苦头也会得到家人同事和邻居的守望相助,最后总会雨过天晴。「中联」成立的15年内,前后拍摄了43部粤语长片,代表作包括秦剑执导的《父母心》、李晨风执导的《寒夜》、李铁执导的《天长地久》、都是艺术与娱乐并重,造就了无数明星,包括童星出身的李小龙。然而到了后期,因为价值观与当时的社会现状不一致,只好淡出完成历史任务,但这些电影的道德理念成了影迷最怀念的记忆,当年的说教绝非「老土」,而是一代电影人的理想主义。

李小龙是粤语长片时期的童星,代表作是1950年的《细路祥》,当时只有10岁的他演技活灵活现,令人刮目相看。

纵观50年代,粤语片占了香港电影产量的四份之三,除了「中联」,还有秦剑在马新片商支持下成立的「光艺」,培养了谢贤、嘉玲、南红、胡枫等新人,与「华侨」和「新联」并列粤语片四大电影公司。由于早期的粤语片演员和题材多数来自粤剧,由当时得令的名伶主演的电影通常都比较卖座,就算「中联」在成立之初曾一度提倡“伶星分家”,划清明星与红伶的界限,但随着马斯曾和红线女夫妇的加入,最终还是不了了之。红伶主演的戏曲片依然是吃香的类型,梁醒波、新马斯曾、薛觉先、芳艳芬、邓碧云、任剑辉、白雪仙等人的号召力都足以媲美当红明星。此外,由粤剧名伶关德兴主演的一系列黄飞鸿功夫电影在50年代风行一时,从1949年拍到1981年,前后总共拍了77部,创下世界纪录;单单在1956年就拍了25部,受欢迎程度令人乍舌。

戏曲武侠歌舞分天下

即使到了60年代,粤语片在产量上依旧压倒华语片,只是制作上不及后者精致。无法进一步吸引中产和西片的观众。此时的粤语戏曲片进入黄金期,任白两人续领风骚,余丽珍也凭《飞头公主滴血救亲夫》的无头东宫崛起,还有《打死不离亲兄弟》的靓次伯、《火海胜字旗》的麦炳荣、《无情宝剑有情天》的林家声、《大战泗洲城》的粉菊花都纷纷打出名堂,这是因为看粤剧演出属于上流社会的消费,一旦拍成电影,就连普通市民也能够一睹银幕上的红伶风采。而黄飞鸿电影则开始退潮,取而代之的是新派武侠小说改编的《神雕侠侣》、《鸳鸯刀》、《雪山飞狐》、《江湖三女侠》、《仙鹤神针》、《碧血金钗》和最具代表性的《如来神掌》。这些武侠片很多特效都是手绘的,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特色。曹达华、于素秋、曾江、雪妮都是经常出现的名字,只是后来神怪元素泛滥,终于让位给邵氏的华语彩色武侠片。

1953年的《危楼春晓》强调的是邻里守望相助的精神,当时的粤语长片以纠正社会风气,提高电影素质为己任。

 

由于战后出生的一代开始成长,年轻人成为电影的主要消费者,60年代中期,不少粤语片开始转向及时行乐的青春歌舞片,无论是故事还是手法都带有浓厚的荷里活电影色彩。陈宝珠和萧芳芳在转型后成为年轻人的偶像,代表作有《影迷公主》、《姑娘十八一朵花》、《莫负青春》、《我爱阿哥哥》;而导演龙刚针对问题青年而拍的《英雄本色》、《飞女正传》都成了热门电影,此时,早期的家庭伦理片开始与时代脱节。

由盛转衰的关键

但真正让粤语长片由盛转衰的是电视台的诞生,1967年香港「无线电视」成立,免费广播给大众收看,由于节目都以粤语为主,对当时的粤语长片造成很大的冲击,随着越来越多粤语片明星加入电视台,这个影响更加明显。到了60年代末期,粤语长片的数量已经减少了三份之二,到了1971年3月开始全面停产长达一年半,直到1973年才由楚原执导群星大汇演的《七十二家房客》重夺年度票房冠军,而那也是全年唯一的粤语片。但这个低潮期很快就迎来春天,许氏三兄弟在1974年横空出世以《鬼马双星》刷新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后,粤语片迅速转型,成为市井小市民新欢,继而开启了「港产片」的盛世。吊诡的是,《七十二家房客》和《鬼马双星》的演员都是从电视台累积一定的知名度后,才在银幕上爆发。

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功夫片系列从1949年拍到1981年,32年里一共拍了77部,是全球电影界的最高纪录。

 

粤语长片虽然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任务,但如果深入考察,会发现它代表了一代香港电影人的心血,你会发现不少可取之处。比如早期的粤语长片是采用现场收音的,效果比华语片后期的配音自然得多;还有一些细节上的讲究,1954年在槟城实地取景的《槟城艳》一片中,饰演歌女的芳艳芬出外所穿的大衣,是国际品牌Burberry的当季单品,制作上一点也不马虎。作为香港文化极为重要的一环,粤语长片绝对值得后人尊重,“残片”之说纯属戏言,可免则免。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