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电影技术如何演变

早期的电影技术如何演变

04.03.2020文 | 陈伟光

法国卢米埃兄弟(Lumiere Brothers)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他们改良了爱迪生的Kinetoscope(俗称西洋镜),通过投影放大影像,让更多人可以同时观赏。

 

法国卢米埃兄弟(哥哥Auguste Lumiere和弟弟Louis Lumiere)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他们改良了爱迪生的Kinetoscope(俗称西洋镜),通过投影放大影像,让更多人可以同时观赏。他们在1895年12月28日於巴黎Le Salon Indien du Grand Café的地下室放映了包括史上首部电影《工厂大门》在内的10部黑白无声短片后,电影便拉开了历史帷幕。他们发明的Cinematographe结合了拍摄、印片和放映三种功能,可以随时随地上街取材和巡回各地播放。电影最初仅仅是”活动照片“(Motion Picture)而已,它与照片最大的分别就是里面的人可以活动,这已经足够震撼当时世人的认知。当卢米埃兄弟的《火车进站》在1896年播放时,观众还一度因为担心火车驶出来而纷纷躲到椅子底下。这个时期的影片只有记录而没有叙事功能,拍摄者只需要决定把摄影机放在那里以及何时开机就行了,能够发挥的空间非常有限。正因为这样,当时从事拍摄与放映的人都很担心一旦失去新鲜感,这个新玩意很快就会夭折,於是他们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也开始寻找能够吸引观众的事物,比如健美先生展示的肌肉、政治人物的演讲、马戏团的表演片段等等,都一一成为拍摄对象。

法魔术师启发特效概念

然而真正让电影发挥想像力的是魔术师出身的法国人梅里叶(Georges Melies),有一次他在街景拍摄中发生机器故障,修复过后,原本的马车在镜框里走着走着突然变成了灵车,於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开启了电影的“特效”概念。他在后来搭建了法国史上第一座玻璃摄影棚,利用各种摄影技巧和舞台装置,制造出各种电影特效,比如让人凭空消失或逐渐浮现,奠定了最早的电影基本技巧。他最出名的作品是1902年拍摄的《月球之旅》(Le voyage dans la lune),讲述人类到月球的冒险记,那个炮弹击中月球脸部的剧照流传至今,成了科幻片的始祖。他对电影的贡献还包括把原本不到一分钟的影片发展到20分钟,同时让不同的场景出现在同一部影片内,这些都是电影史上的创举,展现了电影的叙事功能。可惜他晚年凄凉,沦落到在地下道出口卖玩具,著名导演Martin Scorsese在2011年所拍的奇幻电影《Hugo》就是向这位电影先驱致敬。

电影面世之初是崭新的事物,《火车进站》在1896年播放时,观众还一度因为担心火车驶出来而纷纷躲到椅子底下。

 

无论是卢米埃兄弟还是梅里叶,他们的电影都是单镜位从远距离正面拍摄,每一幕都是一镜到底。我们要等到1903年放映师出身的美国人波特(Edwin S. Porter)拍出《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后才发现改变。这部影片主要分成两个场景,屋外消防员在救火,屋内母子受困於火势,观众要看的是两人如何获救。虽然这两个场景看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导演却史无前例地把屋外和屋内的场景剪在一起,一时屋内一时屋外,这种平行并列的交叉方式首次让世人意识到“剪辑”这个概念,在电影萌芽年代绝对石破天惊,因为它让人们发现原来电影的时间未必要符合真实时间,必要时还可以延长或缩短,这样一来就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电影场景不再需要依序排列,可以更灵活地处理,真正达到了独特的叙事方式。他同年拍摄的《The Great Train Robbery》则成了美国史上第一出西部片,然而该片却是在美国东岸的片厂内完成拍摄,无论是内景还是外景,所有布置都是专为该片准备,不像其他电影那样依赖实景拍摄。这部电影也进一步发挥了镜头剪接的叙事功能,在车厢与酒店之间来回切换。

美国导演格里菲斯(D. W. Griffith)的默片充份发挥了电影史上头20年出现的技术,让摄影机活起来,被后世尊称为“电影之父”。

 

1914年开始移动摄影机

在电影萌芽的二十年间,摄影机一直都没有移动,卢米埃兄弟在街上都是以单镜位远距离的纪录方式完成拍摄,即使是想像力丰富的梅里叶也只是把道具月球移向摄影机,波特在火车厢顶拍摄打斗戏时,镜头也没有移动,只有火车向前行驶,四周树木在倒退的“动感”错觉而已。一直到1914年意大利导演Giovanni Pastrone拍摄史诗片《Cabiria》时,为了展现庞大佈景的立体感而用推车移动了摄影机,首次让电影从固定镜头解放出来。这个手法深度启发了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导演格里菲斯(D. W. Griffith),电影来到他的手上,才真正有了远景、中景和特写镜头的概念。他对电影最大的贡献莫过于看出电影语言最基本的元素不是景(Scene)而是镜头(Shot),於是摄影机在他手中成了活物,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调度摄影角度与距离,甚至跟随人物移动,他完全了解如何利用镜头来主导观众的情绪。他的另一个成就是打破当时的电影长度,由于美国的电影业被少数几家电影公司垄断,他们坚持单卷影片的规格,也即是15到20分钟左右的拍摄长度,格里斯菲在1910年首开先河拍了两卷长的影片,结果被电影公司当成两部电影分开放映,最后经过他不懈的争取,两卷成了新标准。然而在没有市场垄断的欧洲,时长超过一小时的电影早已出现。格里斯菲没多久便拍出了4卷的影片,结果被公司禁止拍片,他唯有转投他处,花了半年时间拍出三小时的史诗大片《The Birth of a Nation》。该片在1915年上映时,成了美国最卖座的电影。电影讲述南北战争时期两个家族的恩怨情仇,片中两幕战争场面都超过20分钟,持续在四个不同的场景中来回切换,通过格里菲斯的交叉剪接,由始至终都维持紧凑的节奏。可以说,电影发展头20年的技术都被他充份发挥了,让默片时代的观众真正“看”电影。格里斯菲在电影语言的开发上无人能出其右,“电影之父”的称号也因此实至名归。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