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珠穆朗玛 - 山屋电影院

寻访珠穆朗玛 - 山屋电影院

19.05.2021文 | 观火编辑

用青春来演一部无悔的爱情电影,代价是那一去不复返的岁月。

剧情没有起承转合,只有最后的一败涂地,演坏了,却是甘之若饴。

虽是悲剧收场,千疮百孔,依然感到欣慰。

只因在最美好的青春里,可以一直把爱放在心里,那就够了。

* * * * * * * *

2015年9月9日,晴,Lukla → Phakding。徒步开始,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Lukla是这Khumbu区的登山起点,我们吃了早餐后就出发。从Lukla的村尾,穿过纪念Pasang Lhamu Sherpa(第一位登上珠峰的女性)的拱门后,我们开始了差不多三个小时的路程,中午便抵达Phakding。因为Phakding在海拔较低的2610m,所以这段路程不难。虽然旅程刚开始,我已经可以感觉到大自然的魅力,还有远离文明的那一份从容了。

Lukla村尾纪念Pasang Lhamu Sherpa的拱门,登山客们把这里当作是徒步的起点,也是终点。

Phakding是个可爱的小村庄,有五颜六色,类似藏族文化的房子。这里的人大多数源自藏族,脸的轮廓更偏向藏族,寺庙也是依据藏族的佛教文化而建。

因为山区生活条件贫乏,登山者们都住在一种叫做teahouse的山屋里,这也是我们这十二天登山时的住处。山屋的房间很简单,有四面的木板墙、木板地和木板屋顶,再加个木门(就是个能住人的木箱子)。‘木箱子’内放了两张软铺单人床,中间只隔着大约半公尺的空间,是个可以牵手平躺着的距离。厕所是共用的,没有抽水马桶,清洁与否,就得看当时的客人了。不过,庆幸的是,房间都非常清洁,所以不算太坏。

蓝天白云,小桥流水,青葱翠绿的山谷。只要走到Phakding村尾,就能看到这幅如画般的景象。除了飞往Lukla的过程比较让人意外之外,其实想象的画面和现实还是很贴切的。

山屋的老板们会把自己的餐厅弄得很有特色,因为这是唯一可以吸引客人的地方。结束一天辛苦的路程后,没有客人会在意餐厅食物的味道,只要分量够大就好,反而是舒服的椅子和靠垫才能留住客人。

这些山屋的餐厅里都会挂着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各国国旗、T-shirt、布条和海报,是之前登山的队伍留下来的,上面有很多登山者的签名。这当中,也有很多马来西亚人留下的,而最显眼的是一面挂在Phakding餐厅里的马来西亚国旗,看样子还很新。我在国旗上签名,留个纪念,也为自己身为大马人而感到骄傲。

Phakding山屋的餐厅里,挂着显眼的马来西亚国旗。其实,来自马来西亚的登山者不少,到处可见他们留下的痕迹。

让我印象深刻的就属这Phakding山屋的餐厅,因为它有一部DVD机,在Phakding留宿的那一个晚上,餐厅里播放一部叫Into Thin Air的电影。这部电影改编自Jon Krakauer 多年前写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作者一段关于征服珠峰的真人真事,事故发生在1996年5月的登山季节。这是一个珠峰登山史上最令人不堪回首,最惨痛的一次意外,一共有12位登山者因为一场突然袭击的风暴而意外身亡,其中还包括几位经验丰富的登山领队。虽然死亡人数没有2014年因为雪崩而丧生的16人以及几个月前因为地震而丧生的18人多,但是后面两次都是天灾,而1996年那次除了风暴,更多的是人为因素。

虽然登上基地营远远不如登上珠峰难,却仍有些许的风险。这部电影对于即将登高的我们而言难免会有些感触,也开始问自己到底为何要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陷于这样的危险中?是因为梦想?是兴趣?因为有自信,认为可以征服一切?没有答案,但餐厅里的每个人都没有退缩的意思。

电影中提到,不是体力,意志力或先进的爬山工具来决定谁能到达顶峰,是珠穆朗玛雪山决定谁才能征服它。人力再强,也永远逃不过大自然的定律。

人很渺小,不需要自大,没有永远不败的人。

PS:在我回国后不久,Into Thin Air这部作品再次被拍成电影Everest。电影中的几个画面有我记忆里的场景,发现无论拍摄技巧多么完美,画面再怎么高清,确实不如亲眼所见的壮丽。电影又一次的改编,悲剧重演,百般感慨。

在加德满都街边便宜购得这两本书,满心欢喜!

 

预告:下一期,徒步正式进入艰难的攀升之路,3000公尺以上高海拔的徒步可不是闹着玩的,已在途中,哭着也要把它走完。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