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面孔在荷里活电影变了样

东方面孔在荷里活电影变了样

06.05.2021文 | 陈伟光

梁朝伟在最新漫威电影的预告片内变成千人一脸的形象,到底是西方人不会拍东方面孔,还是没有适合的角色?荷里活电影向来都以白人眼光解读东方社会,东方人的样子从邪恶象征到很会打的功夫之王,再到很有钱的超级富豪,百多年来一直都随着时代在演变。

电影早期的华人负面形象

电影是西方人发明的,早在电影诞生的1895年,华人就在爱迪生公司拍摄的短片《Chinese Laundry Scene》中出现,片中被警察追赶狼狈逃窜的洗衣工人就是华人最初的银幕形象,可以说,东方面孔从一开始就在西方电影的偏见下登场,百多年来都在寻找平反的机会。白人对东方人,尤其是华人的抗拒始于19世纪末大批中国移民前来淘金的“黄祸论”(Yellow Peril)。东方人在早期荷里活电影地位卑微,男的不是做苦力就是犯罪份子,女的一般上是女仆或妓女。最离谱的是,如果主要角色是东方人的话,他们宁愿找白人演员涂黄脸来假扮,也轮不到真正的东方人担纲,这种明目张胆的“洗白”行为,在20至40年代的荷里活十分普遍,因为电影公司认为根本没有人愿意看东方人主演的电影。这和涂黑脸扮黑人的Blackface文化如出一辙,是白人作为统治者的自我优越感,在他们眼中,所有东方人都是一个样,就像我们看不出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分别,分不出尼日利亚人和刚果人那样。

白人演员洗白东方角色

在荷里活影史上,以扮演东方人角色而出名的首推瑞典籍白人Warner Oland,他在1929年的Paramount有声电影《The Mysterious Dr. Fu Manchu》中饰演主角傅满州,这是一个典型的邪恶角色,出自英国推理小说家Sax Rohmer之手,以中国人为原型,穿着清朝官服的博士,带着一班流氓无恶不作杀人如麻,是白人对“黄祸论”的最佳投射。这个角色后来在30年代由Boris Karloff、60年代由Christopher Lee先后饰演,让东方人的反派形象根深蒂固。Warner Oland除了饰演傅满州,1930年由他饰演的华人警探陈查理也是另一个西方人熟悉的形象,这个角色肥胖但身手敏捷,以他为主角的一系列电影让二十世纪福斯走出财困。在他之前,扮演这个角色的不是韩国人就是日本人,但没有一部票房成功。

早期电影中的东方反派角色Fu Manchu都是由白人饰演,这是60年代的饰演者Christopher Lee,他晚年最著名的角色就是魔戒里的白袍巫师。

 

最早冒出头的东方演员

日裔男星早川雪洲(Sessue Hayakawa)是最早在
荷里活成名的东方人,他以一张俊美的脸孔在
默片时代风靡了万千女影迷。

默片时代的喜剧经常会出现留着辫子的中国人当丑角,但其实在同一个时期,已经有一位东方人在荷里活闯出名堂,他就是美籍日裔男星早川雪洲(Sessue Hayakawa),他以一张俊美的脸孔在1915年主演Cecil B. DeMille的《The Cheat》而风靡了万千女影迷,成为默片一代男神,不过却因为他饰演的残酷青年形象而引起日本国内的反弹。他能够在早期种族歧视严重的荷里活走红,可说是一个异数,晚年参演经典战争片《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还获得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是最早征服荷里活的东方人。

至于首位在荷里活冒出头的华裔女星,则要追溯到百年前成名的黄

她就是默片时代走红的黄柳霜 (Anna May Wong)
是史上第一位在荷里活星光大道占有
一颗星的华裔女星。

柳霜(Anna May Wong),她出生于华人洗衣店家庭,十四岁就被星探发掘,以美丽冷艳的东方形象走红,成名作是1922年的默片《The Toll of the Sea》,1932年接演名导Josef von Sternberg的《Shanghai Express》,与荷里活一代女神Marlene Dietrich争妍斗丽大斗演技。她才貌双全能操多国语言,从荷里活进军欧洲,演艺事业横跨默片、有声片、彩色电影、舞台剧、电视和广播剧,最后因为拒绝接演带有华人负面形象的电影而淡出,二战时期还到过中国宣传抗日,是史上第一位在荷里活星光大道占有一颗星的华裔女星,直到2019年才由刘玉玲接棒。

 

李小龙打翻刻板认知

由于荷里活的“洗白”,东方人一直争取不到合适的电影角色,即使1960年的《The World of Suzie Wong》取得极大回响,但片中的香港中环妓女还是无法抵挡白人男性的魅力,这些东方人角色都是西方人主观的投射,银幕上有着无数个苏丝黄和傅满州,始终缺少东方人的视角。真正扭转这个局面的正是华人世界的巨星李小龙,他在美国开馆授徒和参演电视剧《青蜂侠》时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但真正大红大紫是在回归香港主演一系列的功夫电影后,1973年受华纳兄弟公司的邀请拍摄《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当年在美国取得2500万美元,跻身年度票房榜十大,李小龙在片中出神入化的身手,把“Kungfu”这个词打进了英语字典,也同时打翻了白人对东方人的认知,一改以往银幕上弱者和反派的形象。随后的成龙、李连杰、甄子丹都循着武打路线进军荷里活,在西方观众眼中塑造了东方人很会打的感觉。然而,这也只是一种刻板印象的转移,东方脸孔要到了二十一世纪才逐渐成为荷里活电影的新常态。

荷里活投资东方题材

由于东方人的角色一直被边缘化,荷里活各大电影公司很少会愿意投资以东方人为主的故事。.美高梅在1937年开拍改编自旅华作家赛珍珠的代表作《The Good Earth》(大地),剧情围绕在中国农民为生存而斗争的故事,当时已经成名的黄柳霜想要试镜片中农妇阿兰一角,却因为脸孔“太过东方”而被拒,最后由白人演员Luise Rainer饰演,还凭着这个角色获得当年的奥斯卡影后,可见早期的荷里活种族歧视风气有多么严重。史上第一部以亚裔为主要班底的主流电影是1961年由Universal制作的歌舞片《Flower Drum Song》(花鼓歌),改编自美籍华人作家黎锦扬的同名小说,首先被搬上百老汇舞台,过后才推出电影版,故事讲述一名中国女子通过相亲嫁来美国,却发现要下嫁的夜总会老板正在和舞女交往,他又把她介绍给别人,最后皆大欢喜。本片一反常态采用几乎是全亚裔的演员演出,包括刚刚以《The World of Suzie Wong》成名的Nancy Kwan关家倩,她是香港出生的中英混血儿,同片演出的还有日裔女星梅木美代志,电影获得五项奥斯卡提名。

全亚裔班底的票房奇迹

《Flower Drum Song》的导演始终是白人,形式和一般百老汇包装的歌舞片没有多大分别,华人在西方人主导的电影中担纲,也难逃刻板印象。本片面市三十二年后,才看到另一部以亚裔班底为主的荷里活制作,那是1993年由美籍华人导演王颖执导的《The Joy Luck Club》(喜福会),改编自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解放前夕四名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女人坎坷命运,以及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文化冲突。这部全亚裔演出阵容的电影当年在600家影院上映,取得3290万美元,是一个不小的票房奇迹。但这只是昙花一现,荷里活的资金并没有因此转入东方人当主角的电影里,我们要等到二十五年后的2018年,才看到另一部全亚裔班底的商业片《Crazy Rich Asians》。这部电影同样改编自美籍华裔作家的小说,作者是新加坡出生的关凯文,导演是美籍华裔导演朱浩伟,演员来自世界各地的亚裔,包括马来西亚出生的杨紫琼和男主角Henry Golding。故事讲一个美国华裔女教授到新加坡见男友的家人时,才发现他们是当地富豪,因而产生价值观的分歧。本片的票房更加惊人,北美区1.74亿,全球2.38亿美元,打破亚裔不能担当票房的迷思。

二十一世纪的迷思与改革

来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二十一个年头,我们有了更多来自中国的资金注入荷里活,看到更多华人面孔在大片中亮相,但无论是张艺谋的《长城》、鲨鱼动作片《The Meg》,怪兽片《Kong: Skull Island》,还是跑到香港拍摄的《Pacific Rim: Uprising》和《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主导的还是西方白人思维,连取材中国民间故事,中国人演出的《Mulan》全程都在讲英语,我们看到的只是资金形式在改变,而不是意识。荷里活至今还是会出现以白人演出亚裔角色的例子,漫威电影《Doctor Strange》里的西藏法师古一由Tilda Swinton饰演,《Ghost in the Shell》的Scarlett Johansson扮演日本女主角。再看看最新释出的漫威首部亚裔超级英雄《Shang-Chi》的预告片,男主角的造型完全是西方人的审美观,连一向被视为东方最有性格的梁朝伟也无法幸免,看造型还误以为是同期《Mortal Kombat》那位外星反派巫师,这种千人一脸的设定确实让人不敢恭维。真正让大家看到改革希望的反而是近几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从以前洗白演变成多元包容,去年诞生史上首部亚裔最佳影片《Parasite》,全韩语对白的韩国片,票房突破五千万美元;今年得奖的亚裔电影人破了纪录,赵婷的最佳导演,尹汝貞的最佳女配角,都是历史的创造,希望这一点反省尽快蔓延到荷里活巨头的脑袋中。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