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得奖效应说起

一切从得奖效应说起

14.04.2022文 | 陈伟光

一只蝴蝶在巴西圣保罗挥动翅膀,导致一个月后美国德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蝴蝶效应。一部电影在业界最高指标的颁奖礼得了奖,掀起的效应除了在票房有所体现,也可以改写得奖者的命运,甚至改写电影业的游戏规则。

份量十足的小金人

奥斯卡颁奖礼的收视率虽然一年不如一年,但却没有动摇这座小金人的份量,为了得到这个业界最高肯定,电影公司依旧花费大手笔来搞奥斯卡营销,得奖背后是数以千万计的公关费用。奥斯卡没有颁发奖金,不过得奖的效应却是无价的,那个Academy Award Winner的名堂绝对是电影界一张无往不利的通行证,电影后续的收益,得奖者往后的身价,制片公司的话事权,全部都一一得到提升。虽然说奖项视艺术成就而定,但很多时候还是会与商业挂钩,历史上一跃龙门身价百倍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些口头上不把得奖当一回事的人,有不少都是靠得奖翻身,尤其在商业机制高度成熟的荷里活,谁都不敢忽视一座小金人带来的效应,哪怕不得奖,能被提名也足以扬名立万。

得奖之后票房受惠

(以下都是以美元计算的北美区票房)2005年获得最佳影片、导演、影后和男配角的《Million Dollar Baby》原先在百多家影院小规模上映长达一个月,累积了831万的票房,在获得12项提名后马上扩映至2010家影院,票房首次突破2000万,接着在得奖后继续扩映至2375家,最终取得破亿票房,把奥斯卡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2008年的《Slumdog Millionaire》最初被华纳兄弟看扁,准备直接出影碟,结果制片人马上更换发行商,找到擅长奥斯卡营销的Fox Searchlight,结果在颁奖季节中大放异彩,最后得到10项奥斯卡提名,在颁奖礼前夕累积9835万,当该片赢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八个奖项后,后续票房再添加4296万,最终以1亿4131万收官,对一部几乎错过院线发行的电影来说是一个奇迹。2019年爆冷夺得最佳影片的《Green Book》最终票房8508万,其中有50%来自奥斯卡提名之后,18%来自得奖的后续票房。

小制作靠奖项曝光

小成本制作更加需要奥斯卡的加持,2015年上映的《Room》由独立厂牌A24出品,在提名后的收入占了最终票房的65%,效应非常显著。这类独立小品一般上只有几百万的票房水平,后来女主角Brie Larson夺得影后,奥斯卡的曝光让它突破票房天花板,最终取得1467万。韩国电影《Parasite》在2020年的颁奖礼上创造历史,以外语片的身份一举拿下最佳电影等四个奖项,得奖后负责发行的NEON马上扩映,票房比前一个周末大涨245%,得奖前已经累积3561万,得奖后最终取得5336万,后续票房十分强劲,要不是疫情爆发,应该还有持续上升的空间。本片成本只有1550万美元,却在全球拿下2.63亿的票房,绝对是名利双收。

流媒体改变规则

近年流媒体积极进军电影圈,同时也瞄准奥斯卡,2014年Netflix首次凭纪录片获得提名,2017年Amazon出品的《Manchester By The Sea》成为第一部提名最佳影片的流媒体电影,2022年轮到Apple TV+发行的《CODA》创造历史成为第一部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流媒体电影,而今年被提名的十强当中,就有一半来自流媒体。由于流媒体更注重用户订阅量,通常只会安排有关电影在影院象征式放映,作为线上开播的宣传,连票房数据也没有提供,直接改写了市场的游戏规则,票房不再是奥斯卡效应的唯一指标,2020年爆发的全球疫情更加速了这种转变。去年的最佳影片《Nomadland》同时在流媒体Hulu播出,负责发行的Searchlight Pictures并没有公布确实票房,不过业界估计只有300万。Apple TV+虽然没有公布《CODA》的票房数据,不过却透露该片获得97万3千个用户的点击收看,其中37万5千户来自奥斯卡提名公布之后。电影得奖后马上在600家影院重映,业界估计票房达到50万。

Apple TV+凭《CODA》为流媒体夺得第一座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写下历史新章。

最佳并非最卖座

之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最低票房是2009年《The Hurt Locker》创下的1701万,如今流媒体电影的票房几乎都低于这个水平,因为院线票房并非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实际上奥斯卡最佳影片向来都不是卖座大片,最后一部夺得年度票房冠军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是2003年的《Lord Of The Rings: Return Of The King》,当年不但赢得11个奖项平了历史记录,同时也以3.77亿称霸年度票房榜,这种同时取得艺术与商业成就的例子已经越来越少。流媒体当道加上疫情爆发,让不少传统电影公司开拓线上市场,院线与网络同步发行的策略严重打击了院线的票房。短短三年的光景,流媒体从电影公司的眼中钉变成救世主,更多电影人选择资金充裕,自由度更大的流媒体合作,奥斯卡的得奖效应渐渐转移到线上的订阅量。

得奖者身价暴涨

除了票房,得奖的另一个效应就是演员的片酬。Tom Hanks在1994年凭《Philadelphia》夺得奥斯卡影帝后,片酬从70万提高至1000万;Halle Berry在2002年凭《Monster‘s Ball》封后,片酬从11万8千飙涨到650万。近年最显著的例子首推Jennifer Lawrence,她在2010年还默默无闻,凭一部《Winter’s Bone》提名影后引起注目,当时她的片酬只有3000美元的周薪。提名过后接演《The Hunger Games》,片酬提高到50万,同一年以《Silver Linings Playbook》夺得奥斯卡影后殊荣,到了接拍第二部《The Hunger Games》时,片酬已经是1000万。2014年再凭《American Hustle》夺得金球奖最佳女配角,翌年以1500万片酬拍摄《Joy》再度获得提名奥斯卡影后,2016年主演科幻片《Passengers》时直接开价2000万,得奖效应让她在短短六年间身价暴涨千倍。

得奖效应让Jennifer Lawrence在短短六年间身价暴涨千倍。

奖项改变演艺命运

得奖效应同样出现在香港演员身上,张曼玉1983年以香港小姐亚军出道,六年内拍了二十多部电影和4部电视剧,但一直都被视为花瓶角色,直到接拍了王家卫的《旺角卡门》才演技开窍,首次获得提名香港金像奖影后,虽然最终不敌《胭脂扣》的梅艳芳,但从此改变演艺命运,先后五次夺得香港金像奖和四次金马奖,同时还是柏林和康城两大影展的影后,成就无人能出其右。鲍起静早期在多部亚视电视剧饰演母亲角色,直到2009年以一部《天水围的日与夜》拿下金像奖影后才打响名堂,之后就片约不断,演技得到充份发挥。五届影帝梁朝伟已经是一代传奇,郭富城也是靠影帝殊荣才能摆脱偶像包袱,这些都不是片酬所能给到的。

张曼玉以奖项摆脱花瓶角色,从此改变演艺命运,成为得奖最多的影后。

效应不断的得奖电影

论电影的得奖效应,非2016年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的《十年》莫属,该片原本只是一部成本50万港币的独立制作,集合五位新导演拍出五段寓言式的故事,展现十年后的香港氛围,内容直接表达人心对未来的恐惧,上映后虽然只能在少数影院播放,但却一票难求。从入围提名开始到最终得奖,不断引起社会话题,被建制派形容为鼓吹港独制造恐慌,导致电影在票房即将突破1000万港币之际,竟然没有影院愿意放映下去,结果转移阵地在民间通过不同管道放映,每次都座无虚席。该片其中一位导演周冠威后来拍出夺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时代革命》,另一位导演欧文杰也联合执导了2017年金像奖最佳电影《树大招风》。随后泰国、台湾和日本也纷纷推出各自的《十年》版本,效应一直持续发酵。

《十年》是至今引起最多话题的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效应一直持续发酵。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